龙芯的相关负责人都在重申一点:“龙芯寻求的就是差异化的发展,行业市场会被重点关注”。这就决定了龙芯进军个人电脑市场的道路,是一条与Intel、AMD完全不同的道路。 日前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国杰撰文称,龙芯2号系列的升级产品——龙芯2F系统芯片(SoC)今年7月底流片成功,经过两个月的严格测试,没有发现任何设计错误,现已正式定型。根据与计算所签订的有偿授权协议,意法半导体公司最近已启动百万片量级的龙芯2F大规模生产,这标志着龙芯处理器又跃上了一个新台阶。 10月26日,江苏中科龙梦公司开始接受龙芯电脑和龙芯笔记本电脑预订。新产品将于2008年第一季度上市,其中采用龙芯2FCPU的福珑迷你电脑最低价格为1800元。此前,中科院计算所也与意法半导体公司合作,要把“龙芯2E处理器”推向欧洲甚至全球市场。 “龙芯1号”(英语:Loongson-1)是我国第一款自主开发的高性能通用CPU芯片,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于2002年研制成功,从而结束了中国无“芯”历史。 中央处理器(CPU)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,负责整个系统指令的执行、数学与逻辑的运算、数据的存储与传送等。在CPU技术上,我们跟国外厂商有着较大的差距,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PU芯片,曾经是困扰我国计算机产业的一大“芯”病。 人们不禁会问,一开始并不被人看好的龙芯,凭借什么走向世界? 打破无“芯” 势在必行 其实,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起步并不晚,1965年我国已成功鉴定了第一块集成电路,但之后30年一直发展缓慢。尤其是在CPU方面几乎一片空白,这意味着我国电子产品(包括计算机、家电、手机等在内)的制造还处于国外的控制之下,我们仅能从事整机装配。一个长期无“芯”的国家,只能被动地选择全球产业链的下层位置。那么,中国人到底要不要做CPU? 中国信息产业2003年的GDP是1.……